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cfxiaoshuo.com

第217节(2 / 3)

的时候,陷入了没电焦虑里。

不过好在有人打破了这种焦虑。

就在这个时候,晏殊拿着公文出现在了远处宫门口,他打着一把油纸伞,闷头赶路,急匆匆来到廊下,收伞正准备进殿去汇报。

结果等收了伞才注意到右侧门口柱子边赵祯站在那,晏殊便忙走过去道:“官家。”

“同叔公,出什么事了吗?”

赵祯问。

这几天下雨,让他不得已干活,政务倒是处理得没啥问题,就是不能打游戏,心里很不自在。

晏殊举起手中的公文,苦笑道:“汉龙到了亳州,亳州知州郭承祐贪赃枉法,残害百姓的事发了,证据确凿,汉龙打算将他处死以儆效尤,发了公函回来。”

“天锡……”

赵祯皱起眉头,郭承祐是他在东宫的老人,但感情谈不上太深,历史上他还曾经说过郭承祐是个庸人。

然而赵祯素来都比较念旧,所以历史上不管郭承祐怎么被弹劾,他都保了下来。

现在却落到了赵骏手里,这事就比较难办了。

晏殊自然知道郭承祐身份,察言观色,随后问道:“以官家之见,此事该如何处置?”

“额……”

赵祯迟疑起来。

换以前,他肯定毫不犹豫地把郭承祐保下了。

但现在就得掂量掂量后果。

赵骏生起气来,万一把他惹恼了,过来把电脑砸了,再给自己邦邦两拳,那就出大事了。

所以犹豫一会儿,赵祯便只好先试探性问道:“大孙确定说要处死吗?”

“是啊。”

晏殊说道:“官家也知道汉龙的秉性,这公文发过来,大抵也就是通知和禀报一声,现在郭承祐活没活着,都难说了。”

“好吧。”

赵祯只好无奈道:“那这样,政制院发文书,要求淮南路所有官员全力配合大孙,犯事官员,该如何处置,一切由大孙安排……至于天锡……”

他沉吟了一下,然后才说道:“朕再私下写一封信,给天锡求求情……希望大孙能手下留情,即便发配岭南,也比送了命好。”

写信求情?

晏殊琢磨着那估计白搭了。

郭承祐死定了。

不过他心知肚明的事情,赵祯自然也知道,所以他没有说,只是拱手道:“是。”

说着扭头离开,回政制院发公函去了。

而赵祯这边则是一脸苦笑,对王守忠说道:“天锡这次,朕也保不住他了。”

《官家在求情》

数日后。

政制院的公文和赵祯的私人信件就送去了亳州。

此时赵骏已经在亳州待了半个月。

他发公文比较慢,一来淮南到汴梁去要逆水行舟,速度慢很正常。

二来他故意慢点发,等到事情尘埃落定,查的罪证都确实之后,才把一切消息传回汴梁,直接定了这些官员的罪。

但汴梁传信到亳州却很快,主要是从汴梁坐船往南行舟,属于顺风顺水,速度自然要快很多。

而随着他在亳州露面,消息迅速传出去,淮南东路的所有官员都知道了他的到来,一时间淮南官场震动,惴惴不安。

赵骏其实不愿意那么早暴露身份,因为他主要是想去调查淮南这两年旱灾造成的后果。

看看官府有没有妥善安置灾民,有没有贪官污吏贪污赈灾款之类。

结果因为郭承祐的事情提前暴露,淮南官场其他官员肯定会早早最好准备应对工作,到时候查贪抓腐就难办了。

不过难办也还是得办。

至少目前亳州官场已经肃清,由亳州通判邵景先代理知州,安定好亳州民生。

在打击贪腐之后,又迎来一波扫黑除恶风暴,亳州各地地主旦有勾结官府,欺压百姓抢夺民田者,一律问罪,并且立即把民田还回去。

严格来说这样的地主在整个大宋基数都不大,还是得益于流官众多,一般地主如果没有像王家那样,本身就有在官场的亲戚做为沟通渠道的话,很难跟地方官吏迅速打好关系。

即便想勾结官府,也往往是勾结当地的吏员,欺上瞒下,暗箱操作。

所以赵骏在亳州要求各地洁身自好的官员,肃清本地府吏,减少像王家这样以地方豪强与官府勾结侵占民田,欺压百姓的事情发生。

今日前院邵景先公堂问案,在郭承祐倒台之后,大量亳州百姓纷纷过来敲鼓鸣冤,有亳州本地的,有地方各县的,状告官吏、地主之类,诉说冤情。

后院赵骏则一笔笔看着递过来的公文,基本上邵景先审理完的都交给他过目,判决没什么问题,他签字就算是生效了。

郭承祐算是最早被判刑的,他的罪名除了贪污受贿以外,还有截留粮纲,批宣头,越法杖配轻罪,虐杀百姓,构陷富户,借用翰林器,出入拥旗枪,以禁兵同周卫等等。

他是门荫入仕,并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