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到还能回来。”
“伪帝为什么追杀他?难道他手里有什么东西?”
有人大概知道一些内情,有人是一点儿都不知道, 朝堂上文武百官低声讨论, 很震惊汪海能回来。
朝会威严,需要肃静,有人专管朝会礼仪,再由殿前司拉下去杖责。
但是没有人出来说什么,坐在上首的虞九舟,也任由百官的讨论。
迟晚垂眸站在一边,一声不响。
高正不知道什么时候摸到了她的身边,刻意压低了声音, “汪海什么时候回来的?”
显然,高正不相信, 汪海靠近京都的时候, 没有被长公主发现。
这说明长公主要的就是,汪海突然回来给百官造成的影响。
迟晚看了他一眼, “高阁老难道不知?”
高正一怔,迎上迟晚的目光,在对视的那一刻, 两人一起笑了,颇有老狐狸跟小狐狸的意思。
高正也不是想问什么,他只是想确定一下,迟晚这个态度,足以说明了。
有些时候,说话不需要太直白,心里知道就好。
朝堂上的讨论还没有停下,随着消息的传达,许多人大概明白了一些。
“汪海手里有先帝遗旨,旨意内容定然会推翻伪帝手里的遗旨。”
“听说是血书,是先帝用血写的遗旨,可想而知,先帝遭受了伪帝怎样的对待。”
“乱臣贼子,乱臣贼子啊!!!”
“主辱臣死,先帝遭受此等侮辱,我等若不为先帝报仇,还有何颜面苟活于世。”
“誓要让反贼好看,不杀反贼,臣等绝不愿苟活。”
群臣激烈,恨不得现在就杀了宝安王。
这便是士大夫坚守的东西,不能说士大夫不好,只能说在绝对的利己里,他们还坚守着一些什么。
当然了,还有一大部分人,如果宝安王打了进来,他们会是第一个投降的,很多人在这个时候表态,不是因为心里这么想,他们是为了表态而表态。
君王遭受了这样的屈辱,他们难道还能无动于衷吗?
要真的无动于衷,被长公主记下了可就完蛋了。
能站在朝会上的,没有几个傻子。
但这些不重要,只要他们表态就好了,态度表出来,再想收回可就难了。
听着耳边传来各种想要杀了宝安王的声音,有些人恨不得上战场去。
迟晚抬眸看向上方的虞九舟,嘴上却在跟旁边的高正说话,“高阁老觉得,殿下可否为帝。”
“当然……什么?”
高正绷直了身体,尽管他早有猜测,当真地听到这种话,他整个人如遭雷击般。
“传汪海上殿。”
“传汪海……”
一声声传唱声响起,高正才惊醒似的回到了自己的位置。
若是如此,驸马为什么跟他说?不,是秦玉王,今日驸马是以秦玉王的身份上朝的。
一个长公主,一个王上,她们想做什么?
长公主登基?那皇太孙呢?她岂不是抢自己孩子的皇位。
不,不对,皇太孙太小了,万一有个什么意外,皇位岂不是又要空置,没有了先帝再立皇太孙,就算是长公主又生了孩子,也是不能继承皇位的。
到那个时候只能从宗室里面选,大周恐怕又要进入夺位的乱象。
要是长公主做了皇帝那就不一样了,只要是她的孩子,就都有做皇帝的资格,一个不行就可以选另一个,把皇位攥在自家手里,至少在她的孩子们长大之前,大周不会再次陷入皇位的争夺里。
夺位对大周的消耗是巨大的,非一年两年能缓过来,再来一次之前的三王夺嫡,大周怕是真的要没了。
长公主做皇帝,至少能保大周二十年太平,重点是,也能保他高家二十年富贵。
长公主彻底掌权这些日子,做的每一件事天下都看在眼里,如果她不是坤泽,而是个乾元,怕是大周都不会经历这一切。
可她是个坤泽,是个公主,如此……驸马跟他说这个消息。
看来他这个出头鸟是做定了。
高正明白了过来,便低着头,隐藏着表情,一副对朝堂乱局不感兴趣的样子。